PG电子“会展经济”新观察丨技术焕新,看会展经济“智能范”
PG电子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记者刘惟真)开年不久,渤海湾畔的津城又迎来一场行业盛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内气氛热烈、胜友如云。连日来,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天津举办,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00位会展行业人士来到天津、洽谈合作。   不少海外人士第一次来到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对这座智慧、绿色、创新的建筑赞叹不已。“中国拥有一批顶级展览中心,我曾到访过广州、上海等地的会展中心,今天又来到这里,这些场馆都十分惊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华沙PTAK国际展览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波兰中小企业联合会管理委员会主席托马什·希普瓦说。   据了解,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展馆还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展馆智慧化+业务数字化+体验智能化”全面融合,成为了高水准、专业化的智慧展馆“样板”之一。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一景。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新技术赋能我国会展业的缩影。此次论坛上,如何让新质生产力更好引领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不少来宾关注的焦点。   “随着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进入了‘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会展业带来了新机遇。”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在论坛上介绍,该局推出了“展览+”这一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以实体展为主、网上智能配对为辅,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更多潜在的生意伙伴配对给展商与买家,提升展览的体验,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   国际展览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柯世祺对人工智能等相关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部署颇为关注。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会展组织者、场馆方等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维护与研发等方面。“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柯世祺说,相信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还将扩展到会展活动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等方面。   此次论坛上,“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天津倡议”正式发布,“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会展业数智化转型”是其中重要一条。倡议提到,要“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入会展业各环节,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全球会展业注入强劲动力”。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会展设施、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推动会展业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变。”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说,未来要大力推动数字赋能会展业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会展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推进会展场馆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打造会展线上智慧服务平台,推进会展业绿色低碳发展,培育会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   统筹:曹建礼、邵香云   记者:刘惟真   海报:实习生蔺子贤   参与采写:实习生刘睿君
PG电子“会展经济”新观察丨节能低碳,看会展经济“绿色范”
PG电子  新华社天津1月11日电(记者郭方达)行走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中,能切身感受到其独特魅力。作为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其所采用的百余项绿色“黑科技”,就是会展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写照。   9日,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此处开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六百余名会展业人士围绕多个主题,共商世界会展业的发展趋势,绿色低碳成为关键词之一。   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主席查克·格鲁扎德表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会展业企业都通过加大可再生材料使用、进行碳中和场馆运营等方式不断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主流期望。”   1月9日,参会者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调试同传设备。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会展行业具有典型的“一业带百业”特性,在节能低碳领域的“乘数效应”不可忽视。国际展览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柯世祺表示,全球会展业创造的年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并提供340万个岗位,广泛辐射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柯世祺说,以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目前全世界会展业都在致力于实现零碳排放。“包括成立可持续发展工作组、设立可持续奖项、设立全球会展标准等具体手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会展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越来越多重点展会积极倡导践行绿色办展理念,将绿色低碳作为醒目的标签。第136届广交会在100%绿色布展基础上,探索创建零碳广交会,首次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二届链博会制定了“绿色搭建、绿色运营、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绿色推广”联动方案,入选《中国绿色展览发展报告(2024)》优秀案例……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一景。新华社发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览二部副总经理宋明春表示,作为本次论坛的具体载体,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突出绿色、智慧、创新的特点,整体100%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百余项低碳、节能、环保技术,整体能耗较传统会展项目减少8%,整体碳排放总量比其他建筑减少25%以上。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天津市贸促会会长唐小文表示,会展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向更多领域渗透,通过搭建更多会展领域的国际化平台,能够进一步汇聚全球领域的资源和能量。   “中国产品的展示逻辑、展示方式、展示理念的不断创新和领先,已经得到各国工商界的高度肯定,强调绿色低碳等中国叙事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舜杰说。   统筹:曹建礼、邵香云   记者:郭方达   海报:蔺子贤(实习)   参与采写:刘睿君(实习)
PG电子2024年第二批绿色低碳建筑示范项目名单出炉
PG电子万州区北滨公园科技馆效果图。(万州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悦来生态城区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冷供热项目(3#能源站)效果图。(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对于建设领域“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消息,近日,2024年第二批绿色低碳建筑示范项目名单公布,共有10个项目入选。   10个项目分别为万州区北滨公园科技馆、悦来生态城区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冷供热项目(3#能源站)、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校、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重庆市忠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丰都第二中学校、重庆市合川中学、重庆市黔江区公安局、长寿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朝阳中学城南校区。   这些项目因何被评为绿色低碳建筑示范项目?   以万州区北滨公园科技馆为例,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主城区东南方向的明镜滩半岛北滨公园内,为科普教育展览建筑,建筑主要功能分区包括科普展览区、公共区、办公区、后勤服务区以及室外展场。   该项目使用高效隔热材料、节能设备及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建筑本体节能率达到24.15%,建筑综合节能率61.89%,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9.98%,满足国家和重庆市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要求。   同时,该项目未提升到近零能耗建筑单位面积每年用电量为51.95kWh/(m2·a),提升为近零能耗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19.37kWh/(m2·a),每年可节省32.58kWh/m²。若项目按运行50年计算,则在运行阶段共可节约电能4865万千瓦时,对应可减少碳排23074.7吨。   位于重庆渝北区悦来生态城的悦来生态城区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冷供热项目(3#能源站)供能服务建筑面积87.10万平方米,能源站建筑面积约3118平方米。项目主要采用“江河水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技术形式,采用3台离心式热泵机组和2台离心式冷水机组,装机冷负荷35MW、热负荷19.2MW。   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654吨,减排二氧化碳8911吨,减排二氧化硫6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7吨,减少烟尘排放35吨,这相当于在悦来生态城种植了约45万棵树。
PG电子绿色低碳成为国际会展业发展共识
PG电子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 题:绿色低碳成为国际会展业发展共识   新华社记者郭方达、宋瑞、刘惟真   环保材料、新型热泵系统、光伏发电……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种种设计,使得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会展综合体,成为绿色低碳的具象表现。   9日,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此处开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会展业人士围绕多个主题,共商世界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1月9日拍摄的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主席查克·格鲁扎德表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会展业企业都通过加大可再生材料使用、进行碳中和场馆运营等多重方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主流期望。”   会展行业具有典型的“一业带百业”特性,其“乘数效应”不可忽视。国际展览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柯世祺表示,全球会展业创造的年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并提供340万个岗位,广泛辐射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因此在会展业加大绿色低碳理念的推广力度,能够有效带动多个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会展业持续壮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数据显示,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在境内外办展、参展上万场,组织中国馆参加世界博览会16次,牵头举办上海世博会、北京世园会,在共建“一带一路”、亚太经合组织、20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下,举办一系列联通世界的工商界活动。   柯世祺说,以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目前全世界会展业都在致力于净零碳运营,力图实现零碳排放,“包括成立可持续发展工作组、设立可持续奖项、设立全球会展标准等多重具体手段”。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指导制定行业相关绿色标准,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   绿色低碳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包括会展在内的多重行业。从展览场馆建设与运营来看,越来越多的新建场馆在设计之初就将绿色建筑标准融入其中,如选用环保节能材料、采用智能感应节能灯、实施垃圾分类精细化处理等。   中国重点展会积极倡导践行绿色办展理念,为全球会展业绿色发展提供借鉴。第136届广交会在100%绿色布展基础上,探索创建零碳广交会,首次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二届链博会制定了“绿色搭建、绿色运营、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绿色推广”联动方案,入选《中国绿色展览发展报告2024》优秀案例。  1月9日,参会者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本次论坛的举办地天津,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的“会展之都”,拥有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等重要硬件设施。   作为论坛的承载场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突出绿色、智慧、创新的特点,整体100%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百余项低碳、节能、环保技术,整体能耗较传统会展项目减少8%,整体碳排放总量比其他建筑减少25%以上。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舜杰表示,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举办20年来,见证了中国贸易加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产品的展示逻辑、展示方式、展示理念的不断创新和领先,已经得到各国工商界的高度肯定,强调绿色低碳等中国叙事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对于中国推动绿色低碳的努力,来自多个国家的与会嘉宾都表达了肯定。“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不确定性,中国持续支持国际贸易活动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德国汉诺威展览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阿诺·莱希说。